



12月22日,第三十一屆僑資四校工作交流聯誼會在寧波大學舉行。暨南大學副校長王兵,華僑大學副校長王麗霞,汕頭大學副校長陳敏及寧波大學黨委書記朱達、副校長汪浩瀚出席會議。會議由寧波大學副校長姚菊明主持。
此次會議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研究生教育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及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而召開的一次集思廣益的思想盛會,也是增進四校交流、促進合作發展的一次友誼盛會。
朱達在會上致辭。他表示,全國僑資四校工作交流聯誼會自1991年創立以來,為四校教育事業改革創新提供了互學互鑒的重要平臺。他強調,僑資四校面臨相似的機遇和挑戰,應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一是在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上加強溝通,寧波大學第四次黨代會召開在即,將開啟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征程,兄弟高校的指導及時又珍貴;二是在高質量推進研究生教育上加強交流,推動研究生規模繼續擴大,結構更加合理,體系更趨完善,為建設研究型大學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倡議建立僑資四校教育發展共同體,“兩個大局”的時代背景賦予了高校事業發展新使命,四校建校背景相似,要在互聯互通、協同創新中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暨南大學副校長王兵介紹了該校研究生教育改革舉措及發展方向。暨大堅持“僑校”辦學宗旨,打造研究生教育僑校特色品牌,服務國家大統戰與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發展;堅持以質量提升為目標,強化研究生培養全過程質量保障機制,守住研究生教育質量生命線;堅持改革創新,深化分類人才培養和多元評價育人體系改革,培養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和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華僑大學副校長王麗霞分享了該校研究生教育發展思路。她提出,華僑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華僑大學和華僑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定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面向未來,華僑大學將緊緊圍繞“1349”質量工程,即圍繞一個目標,三大平臺、四支隊伍、九大任務,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汕頭大學副校長陳敏分析了該校研究生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指出,汕頭大學研究生教育未來將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做好五項工作:一是強化導師隊伍建設;二是穩步擴大招生規模;三是深化研究生培養改革;四是探索“破五唯”后研究生教育評價機制;五是構建質量監督保障體系。
寧波大學副校長汪浩瀚圍繞“一流研究生教育”作主題發言。他表示,寧波大學研究生教育經歷了初創準備期、快速成長期,正在步入內涵發展期。搶抓機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制度創新是寧波大學20年研究生教育取得較大發展的“四大法寶”。未來學校將通過擴大研究生規模、調整研究生經費、提高研究生質量,以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博士點全面覆蓋為平臺,以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為基礎,加快構建“1244”一流研究生教育體系,促進學校“雙一流”建設事業發展。
今年的全國僑資四校工作交流機制擴展到學生層面,12月20日至22日,舉辦了“聽雨軒”杯僑資四校籃球邀請賽,來自四所高校的男子籃球隊以循環制奉獻了6場精彩的比賽。
寧波大學黨委書記朱達到場觀看閉幕戰比賽,并與雙方參賽球員合影留念。寧波大學黨委副書記馮杰出席開閉幕式,并與汕頭大學副校長陳敏共同為獲獎團隊頒獎。僑資四校領導專程來到賽場觀看比賽并與本校球隊合影留念。
四支隊伍實力相當,打法各異,敢打敢拼,友好切磋,在寧大校園刮起了一陣青春籃球風暴。經過激烈角逐,東道主寧波大學奪得冠軍,華僑大學、汕頭大學分獲亞軍、季軍,暨南大學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